|
安徽省下一步如何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近日,“堅持改革創新,勇于闖出新路——全面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沒好安徽”發布會中,央視記者提出了下一步如何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問題,安徽省省長李國英做出如下回答: 安徽作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一員,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、新興產業聚集地,這是中央賦予我們的使命。安徽作為推動中部崛起的一員,夯實制造業基礎,延伸產業鏈,完善產業體系,這也是中央賦予我們的使命。安徽在實施創新驅動、產業升級方面有優勢、有基礎,有條件為實施制造強國戰略作出我們自己的貢獻。 推動安徽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,重點是在“科創+產業”這條路子上走寬走實,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。 一是加強技術創新,提升產業基礎能力。靠技術創新來推動產業創新,重點在智能家電、電子信息、新能源汽車、工業機器人、人工智能等領域加大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堅力度,朝著自主可控的方向不斷努力。我們把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,全面推進技術與產業、平臺與企業、金融與資本、制度與政策創新體系建設,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在企業生成、匯聚、轉化。去年我們省授權發明專利1.48萬件,其中70%以上都來自于企業。到今年上半年,全省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82家,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306家。 二是打造產業集群,提升產業鏈水平。重點是梯次推進新興產業重大基地、重大工程、重大專項建設,加快形成一批產業鏈完整、實力較強的產業集群。目前,全省正在建設的重大基地有24個,重大工程有29個,重大專項有35個。通過補鏈、延鏈、強鏈,發展勢頭良好,比如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已集聚企業80家,涵蓋面板、基板、偏光片、驅動IC、顯示光源、整機生產等全部生產環節,去年規上企業產值888億元。再比如,智能語音產業基地,我們重點打造“中國聲谷”,目前進駐企業571家,初步形成基礎應用技術、底層硬件、數據計算、智能終端、行業應用等產業布局,2018年實現產值650億元。 三是精準政策供給,優化產業生態。我們按照制造強省、科教大省、技工大省一體推進的建設思路,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支持產業創新和發展的政策體系。特別是堅持產業政策要準,對10個重點領域量身定制政策,既增動力,又破阻點,較好推動了市場和生產主體、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。 這里我還想告訴各位記者朋友,在安徽舉辦的世界制造業大會,是推進全球先進制造業交流合作的國際性展會。去年我們辦了第一屆,簽約合作項目有436個,投資總額達4471億元,成果豐碩。今年的大會將于9月20日開幕,將會有更多的制造業新技術、新產業在這里匯聚、展示、合作,特別值得期待。我們歡迎大家到時候關注和報道。 |